学生处--新上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机构设置 | 思想教育 | 队伍建设 | 资助育人 | 学生管理 | 心理健康 | 宿舍管理 | 规章制度 
思想教育
 主题教育 
 理论长廊 
 天天学习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思想教育>>天天学习>>正文
致敬科研​
2021-06-07 07:26  

致敬科研

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这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人,他们做出的贡献足以推动人类的发展,他们站在知识的前沿,理论的前沿,实践的前沿,像一把刺刀一样走在我们前面,给我们开辟出光明的未来。而他们大多都默默无名,无人知晓。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科研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于2021年5月22日去世,举国哀痛,群众自行出街送行,重现“十里长街送总理”之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也于同天去世。双星陨落,巨星离世,原本平淡的一天变为了悲伤的代名词。

忆往昔,科研前辈将青春投入科研事业,在各自领域呕心沥血。钱学森教授突破美国重重阻挠,毅然决然回到了满目苍痍的新中国,在火箭导弹领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搞氢弹是很难的事情,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是我的爱国压过了我的兴趣”,于敏教授这样说,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氢弹的研发。袁隆平院士曾说到,“我这一生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克服艰难条件,研制出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让中国科研走向了世界。我国植物学家钟扬教授,第一次到西藏考察稀有植物物种,便被这片富有生机的土地深深地吸引,于是他选择克服高原反应扎根西藏进行植物研究,也因长期奔波,身体不堪重负,最终将生命献给了中国科学事业。

看今朝,青年一代勇挑重担。“确实,你说科研苦,但它真真切切是一个国家的需要,人民有用的东西。”中科院研究员、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徐颖这样说。浙大研究员狄大卫致力于下一代发光,显示技术发展,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成为我国首位搭乘“蛟龙号”下潜大洋的女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金贤敏,制备出大规模光量子芯片。他们勇担责任和使命,不懈探索,只为让中国科学事业走得更远。砥砺奋进,只为中国更美好的未来。

也许我们不能记住这些科学研究者的所有名字,但我们应该在内心里对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也应当树立起他们那样伟大的信仰,培育他们那样艰苦奋斗的精神。要记住,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在他们的大树下长大,而我们也应该像这些科学研究者一样,为了国家的美好发展而不停的奋斗下去。

(信息来源:央视网)

关闭窗口
唐山师范学院学生处 |地址:唐山市建设北路156号 邮政编码: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