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绵延5000多年的精神命脉和文明根基,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显著优势和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离开这一重要精神源泉,我们难以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更难以提出蕴含着厚重中华精神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事实上,全人类共同价值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思想渊源、文化底蕴与精神滋养;另一方面,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也从时代精神与全人类的高度激活和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实现了现代性、普遍性的转换,最终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彰显中华文明的光辉。在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意义,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积淀了众多与当今时代产生深刻共鸣的独特智慧,与西方文化有着本质不同。正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解答人类问题的重要启示,所以才具有了世界性、人类性的普遍属性,并逐渐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思想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下为公”理念,为当代各国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人类问题,提供最基本的规范启示。与西方古代的城邦、王国、帝国及近代以来的民族国家观念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超越国家范畴的天下观念。自《尚书》以来,尽管思想上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天下之说备受推崇,尤其是儒家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为人所熟知。尽管中国古人讲的“天下”并非就是今天所谓的世界,也非一个实质性的疆域概念,而是一种关于文明、道德秩序的文化想象,但天下观念确实打开了一种可能性,展现了一种超越的、普世的维度,蕴含着具有中华文化精神的世界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承载着对美好世界的畅想,“以天下为己任”树立了立身之本,而“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则体现了中国构建和谐稳定国际关系的处世之道。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文化基因,当代中国才具有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大情怀、大视野。中国提出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有益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努力让世界倾听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中国声音。“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要在“文”上做足功夫,让中国成就彰显的世界性贡献、化解人类共性问题的中国方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大道能够得到世界范围更广泛的了解和认同。
(来源:央视网)